名才最新动态
洞察行业前沿 时刻保持探索精神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
成就中国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的,是产业升级的机遇、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家的战略眼光。产品的创新性、营利能力的提升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,都不是靠一味地“996”就能实现的。面向未来的竞争,企业要比拼的应该是技术、质量、管理、文化,而不是员工的体力与耐力。
最近,“996工作制”持续引发社会热议。
过去几年,很多国内互联网公司都被打上了“狼性”的标签,在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、不少公司市值已然堪与全球科技巨头比肩的情形下,一些严苛的企业管理方式也逐渐被社会默认和接受,备受争议的“996工作制”就是其中代表之一。不仅初创企业如此,包括某些发展时间比较长的或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亦然——这样的工作制度较为普遍地出现在互联网行业。
这类管理方式面临着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困境。我国劳动法等法律明确规定,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应不超过8小时、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应不超过44小时。如果加班,企业要与员工签订自愿加班协议,在这个协议基础之上,还需要支付150%到200%的劳动报酬。但这些规定在许多推行“996工作制”的互联网公司并未得到严格落实。
更有甚者,一些推行“996工作制”的企业还将其当作“职场鸡汤”灌给员工,将不合理的超时加班与拼搏、向上等品质画等号,赋予“996工作制”某些文化和精神含义等,其实反而有悖于互联网精神提倡的平等、包容、创新。
在企业初创阶段,或重点项目攻关时期,由于时间紧、任务重,以及资金少、竞争激烈等原因,千方百计省成本或加班加点赶工期等做法,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。再配以合理的薪酬、职级激励机制和企业拼搏文化营造等,倒也不会大面积地引发员工的抗拒。
但企业慢慢走上正轨了,或不分春夏秋冬,仍然广泛实行“996工作制”,甚至营造超时加班才是拼搏精神的企业文化,那就不仅不可持续,而且背后折射出其在管理水平、工作效率、任务分配等方面的短板,充分暴露出其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。
如今,互联网行业被视为社会创新、时代进步的典范,但在公司管理上,一些业内企业仍然在走过去那些粗放式、草莽式企业的老路。事实上,成就中国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的,是产业升级的机遇、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家的战略眼光。产品的创新性、营利能力的提升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,都不是靠一味地“996”就能实现的。面向未来的竞争,企业要比拼的应该是技术、质量、管理、文化,而不是员工的体力与耐力。而且,劳动者抵触“996工作制”,并不是不要拼搏奋斗,而是在追问如何更科学、更有效地拼搏。纵观商业史,缺乏健康企业文化和员工关怀的企业,或可显赫一时,却往往难能持续辉煌。
今天,在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,中国企业已经占据4席。对于互联网巨头们而言,不仅要成为更有效率的经营者,还应成为遵纪守法、维护和谐劳动关系、创新企业管理的模范。“五一”劳动节就要到了,这个节日正是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设立,愿互联网企业能够以此为契机,反思自身管理短板和企业文化。
文章来源: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:王亚南